浏览济公故居与“国清寺”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济公形象深受中国人民的喜欢。每次途经天台都因时间问题,无法了去浏览一下济公故居与国清寺的愿望。
12月9日,特意驱车前往“和合文化发源地”,浙江省天台县。离温州高速路程约2个小时。
天台地处浙东中部,因天台山而得名。东连三门、宁海,西邻磐安,南接临海、仙居,北靠新昌。东西长54.7公里,南北宽33.5公里,总面积1421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641个行政村,40个居委会,55.5万人口。天台县历史悠久,秦为东越地,属闽中郡,西汉为回浦县,属会稽郡,东汉为章安县,三国时设始平县,属临海郡,晋改称始丰县,隋唐至宋,曾改称唐兴、天台、台兴,北宋建隆元年(960),复名天台县,至今沿袭不变,是立县近1800年的浙东名邑。
自然景观有华顶、琼台、赤城山等奇峰;仙人座、猿啸岩、五马隐等怪岩;石梁飞瀑、铜壶滴漏、水珠帘等秀水;明岩洞、寒岩洞、圆通洞、桃源洞等幽洞;晋榧、唐樟、宋柏、青松、柳杉等古树;隋梅、云锦杜鹃等名花。这些山、石、岩、洞、水、溪、泉、瀑、花、树,加上清风、明月、云海、日出等自然气象,汇成了雄伟、奇特、清丽、幽深多种形态,构成了神奇灵秀、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有佛教和道教的众多寺观、遗址和文物,如国清寺、塔头寺、高明寺、华顶寺、方广寺、万年寺、桐柏宫等寺观古建筑;隋塔、梁妃塔、七佛塔、智者肉身塔等古塔;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南宋济公和汉代刘晨、阮肇遇仙等神话故事传说,以及东晋王羲之、顾恺之、南朝谢灵运,唐孟浩然、李白、刘禹锡、元稹、柳公权,宋苏轼、米芾、陆游,明董其昌、徐霞客,清康有为等名人足迹与诗文碑记题刻等等,构成了天台山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历史上把天台山的双涧迥澜、赤城西霞、琼台夜月、石梁飞瀑、螺溪钓艇、寒岩夕照、华顶归云、桃源春晓几个景点称为八大景,其它景点还有很多。人称:“大八景、小八景、无名无姓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竹柏、香樟、金钱松、香果树、柳杉、银杏、鹅掌楸、厚朴、红楠、云锦杜鹃等珍贵植物,还有云豹、猕猴、画眉、斑鸠、穿山甲等众多野生动物。
天台“山水神秀、佛宗道源”,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道教南宗祖庭和活佛济公故里,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0)、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之一(1992),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3)。根据其地理位置和特色,划分为十三个景区,以始丰溪为界,分为北片景区和西片景区。北片有国清、赤城、塔头—高明—螺溪、石梁—铜壶、华顶、琼台—仙谷、桐坑溪—万年寺、桃源等8个景区;西片有清溪、紫凝、寒山湖、寒岩—明岩、九遮山等5个景区。唐代大诗人李白高吟“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表达了人们对天台山的神往。 知道国清寺是小时候从有关《济公》的电视里看见的。
李修缘老是跑到国清寺去玩。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这样的环境里有深刻体会。 国清寺,鸟语花香,林木茂盛,松鼠跳跃,法师颂经,香火旺盛,一片和谐的景象。 国清寺一角 国清寺一角 国清寺一角 国清寺一角
这棵树,有400多年了,寺内随处可见这样的香樟树。 国清寺一角 国清寺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