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50 阿堃 的帖子
我感觉自己写什么都有点四不像,只有先依葫芦画瓢。em2 em13 em13再回楼主
从头重新看了一回,觉得进步还是相当快。楼主点画方面写得不是很好,张猛龙点的变化十分之多,有时候点画不一定是回锋收笔,魏字险绝。看了你写的字,就“黄”字来说,你最后一点就不应回锋收笔。还有“可”字里的小口的第一笔已意太重。谢谢你的回贴! 原帖由 新手小吴 于 2008-12-17 19:45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从头重新看了一回,觉得进步还是相当快。楼主点画方面写得不是很好,张猛龙点的变化十分之多,有时候点画不一定是回锋收笔,魏字险绝。看了你写的字,就“黄”字来说,你最后一点就不应回锋收笔。还有“可”字里 ...
感谢你的细心,你所提到的几字以前还尚未留意到。有“黄”、“可”字的那一页当时练的时候着重攻克的是“志”字中“心”字底的那个卧勾,那一笔对我来说要一气完成真难啊。因为那篇的“志”字感觉还能将就,其它的就有些忽略了。em13 em13 2008.12.21
为什么要一气完成?
原帖由 秋蝶 于 2008-12-18 00:0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感谢你的细心,你所提到的几字以前还尚未留意到。有“黄”、“可”字的那一页当时练的时候着重攻克的是“志”字中“心”字底的那个卧勾,那一笔对我来说要一气完成真难啊。因为那篇的“志”字感觉还能将就,其 ...
心字的“卧底钩”为什么要一气完成?这样会走入用笔的误区,再多看看其它魏碑的卧底钩究竟有多少形态,你所说的“一气”完成,只是“卧底钩”的一种用笔形态,而“卧底钩”的形态应该不下3种呢,多看看,再悟一下。
回复 #56 盛唐之心. 的帖子
我所说的“一气”是指那一笔画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而不是把它写砸。其间的转、顿、挑等用笔都包含于“一气”之内。总之横折钩、竖弯钩等比较复杂的笔画对我来说都很难,尚在一知半解之中,还需要继续实践和体会。em13 em132008.12.27
今天又临一篇,笔画以竖为主。又来看楼主
不知道楼主贴写了多少遍了,以偶看楼主贴应该是写了N次了的。也不知道楼主的练的字是原贴还是放大了的,看了12.27写的贴,感觉这几天的进步还是有的!em1 但楼主应细看贴。张猛龙碑的竖并不都是直的,也并不都是跟颜体字一样从中锋出笔,上面三个字写得认真些,后面的随意了。张字险应曲中求直。变化少了,横式不够。都是偶老师教的哈,偶可说不出来。楼主写字应一个个的字解决,不用一次写很多字的说!愚见,不过是心里话,不知对否 原帖由 新手小吴 于 2008-12-29 00:59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不知道楼主贴写了多少遍了,以偶看楼主贴应该是写了N次了的。也不知道楼主的练的字是原贴还是放大了的,看了12.27写的贴,感觉这几天的进步还是有的!em1 但楼主应细看贴。张猛龙碑的竖并不都是直的,也并不都是 ...
问好小吴!谢谢你的回复。屏幕上看到的字比我临的原字要小一些。我以前临帖无论楷书或是行书都习惯通临,唯独这个张猛龙碑我是采取的一页一页地临,感觉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最佳状态了才继续下一页。你提到的曲中求直我非常赞成,喜欢张猛龙碑就是因为它的结构很独特。我以后尽量做到在把每笔写稳当的前提下再注意一下变化,再次感谢!em13 em13 学习了。增强线条厚度与力度。加油!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