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诸暨:用树皮造皮纸
昨天,浙江诸暨五泄镇青口村的杨志义家有点热闹。 花白头发的他,一条白布带束在腰间,手舞足蹈地介绍家传的皮纸制造工艺,以及早年间皮纸的辉煌经历。老伴则进进出出,忙着端茶倒水。皮纸,通常指的是以树皮为原料造的纸,是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隋唐五代时的图书已有使用皮纸的。皮纸柔韧性好,利于保存(敦煌遗留下来的藏书里就有皮纸书)。皮纸有楮皮纸、宣纸、桑皮纸等类别。
杨志义家祖传的手艺是造梠皮纸,停工40多年,今年年初老人重新将手艺捡起来。昨天,诸暨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他整理了些资料,打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曾经的辉煌
梠树是长在丘陵坡地上的一种灌木,树皮柔韧。在当地山上有着丰富的梠树资源。造纸需要生石灰、小溪,青口村都有,这里的先民们早早地就开始拿梠树皮造纸。
“青口村造纸有500年历史了,在明朝初期传到我们杨家祖宗的手里,”杨志义说,早年间,全村有一半以上的人家做这个,都是各家建作坊。
青口皮纸于1967年停产,此后四十多年,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根据《诸暨民间艺术大观》一书记载,这门手艺的传人杨国夫、杨小土、杨乐善相继过世,仅剩下杨志义。
杨志义15岁开始在村里的纸厂学做皮纸,1967年青口皮纸停产后,杨志义就种地去了。
种了将近40年的地,眼看儿女们成家立业了,日子越过越富足了,年岁日益见涨的他,有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不能让青口皮纸的手艺在自己手里失传了。
在昨天的采访中,老人一遍一遍述说着青口皮纸的种种好处,“我们的纸,保存几百年都不会坏,以前除了写书,人家还把纸浸了油后做雨伞、糊窗户——金华、上海、苏州都有人跑到村里来买我们的纸。”
这一想法最终得到了老伴的支持。今年年初,老两口从山上找到梠树,开始造纸。
核心工艺:捞纸
皮纸的制造先要将砍来的梠树枝蒸熟,把树皮剥下来,把树皮上黑的表皮去除掉,拿生石灰净化一下,再拿木槌把树皮捶打成棉絮状,再将其放到水池里,将棉絮搅和碎,然后开始捞纸,让棉絮自然在木板上铺成纸张状,最后去除纸张里的水分即可。
捞纸是其中的核心工艺,纸张厚薄如何,纸质是否均匀,都要看捞纸的技术如何。记者尝试了一次,就感觉到了其中的难度。
当梠树皮的纤维在水中像蒲公英的种子那样漂荡时,将手里的木板(上面盖了层精密的竹帘)捞上一次,纤维在板子上铺得极为均匀——但是捞一次,纸张太薄了。捞第二次,上面的纤维立刻分为了厚薄的几条,完全是依照水波的样式。
杨志义说,捞纸的难度就在于,不但要让纤维附着上去,还得保持均匀。这里的诀窍就是控制水,水怎么过滤的,纤维就是怎么附着的,纸张就是什么形状,“这是要练习很多年的”。
目前纸品还比较粗糙
杨志义家人说,当地书画爱好者得知青口皮纸的手艺要恢复,都慕名而来——笔墨纸砚于他们来说,本来就是很有讲究的,看到这种纯手工的纸张,他们技痒难耐忍不住留下墨宝。
当地著名的书法家、西泠印社成员何涤非也曾写下一幅楷书,昨天他说,用老杨的这种纸张写字感觉不错。
新造出来的梠皮纸,杨志义曾请国家图书馆纸张专家鉴定过,专家的意思是他精神可嘉,但是纸张还比较粗糙,目前的成品还无法用于印刷或修补古籍。
杨志义说,这是因为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了,纸张里的杂质常常没挑出来,但青口皮纸工艺本身是好的。他希望国家能够给这种工艺以足够的重视,也考虑在儿子中找一个接班人——“他们不感兴趣,我再找别人。”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弄点图片看看吧! em1 em1 em1 em5 em1 em1 em1 em1图文并茂就好了```em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