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杭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魏皓奔
问:杭州提出建设“文化名城”,具有哪些优势?
答:首先是杭州市委市府对文化的地位、作用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认为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是民族生命力之本、创造力之源、凝聚力之魂,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同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文化名城建设的思想、组织优势;其次杭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第三杭州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环境,经济和文化结合度高,杭州“和谐创业”的模式中,创业主体都是文化人、知识分子,因此杭州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是也杭州的优势。
问:在建设“文化名城”战略举措上,有哪些政策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
答:我们出台了一揽子配套的政策措施,着重解决“有钱办事、有人办事、有房办事”和“平衡发展”问题,其中不少政策是有突破意义的。比如加大财政投入;优惠税收政策;确保文化建设的供地;采取多种途径解决人才住房问题;推进城乡、区域、群体统筹,解决“平衡发展”问题;加强农村和基层文化建设等。除了这些,其他具体政策还有很多,“含金量”很高。
问:我市民营经济发达,对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上有什么特别优惠的地方,有哪些重大突破?
答:在准入机制上,只要不是法律法规及国家产业政策等明文禁止、限制的项目,均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各类社会力量兴办文化,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投融资等方面,均一视同仁,实行公平准入,享受同等待遇;政府对待各种民办文化采取一视同仁的平等待遇,大文化领域面向社会的各项财政专项资金,一律对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企业、单位公平开放,同等享受,在其他一些方面也是采取同样政策,国有民办在同等条件下竞争。
(梁世燕 每日商报) em1 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