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朋友,再见
远方的朋友,再见今天我不去工作室,给自己放假一天。我要用这个休息日去看看法国朋友龙河丽(中文名),四天前我们便约好了的。
这几天连着小雨,非常湿润的空气里有些暮秋的味道,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并不显闹。
这个城市中心有一条河,叫南明河。河的两岸蜿蜒向东,处处花木、雕塑、石梯、楼台点缀,是这个城市能让人闲静的去处。
蓝波湾小区座落在这条河边。朋友就住在这里。
龙河丽的老家在法国巴黎的赛纳河畔。那条河濡染了无数法国人温文、浪漫的气质。我不曾亲临,但我相信她肯定在赛纳河畔留过无数脚印。朋友还说她的母亲住在法国南部的地中海边(讲到母亲时,她背诵了一首我们十分熟悉的中国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看来她与水有缘,逐水而居也一定是她的向往。
到蓝波湾,天空中又开始飘落毛毛细雨。进得她家,她随即给我泡上一杯菊花茶。茶烟缭绕中,她说:“很高兴见到你,老师。”
我是做过她不长时间的老师。几个月前,她来到我的工作室,向我学习中国书法。她会汉语,是在巴黎和北京两地学的。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她很认真。可惜她不久回国陪她丈夫看病去了,再来中国,又接受了一个十分繁重而紧迫的翻译任务,书法学习就很少了。
今天我也高兴见到她,但旋即我和她都感到有一点落寞,因为她正准备着搬家,明天就要去中国另一座城市——深圳。
“什么都没有了”。连续不断的湿冷天气让她感冒了,她打着喷涕说话,情绪略显低落。
前次她邀请我一家三口去过她家,吃了一顿她亲手做的法国菜。
法国菜对于吃顺川菜的我,口味当然不太习惯。但属于新新人类的我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她很喜欢,还就此写了一篇作文赢得了老师给“优”的朱批。而这次聚会留给我的另几个画面我更不会忘记。当时正值奥运会前夕,她挂了巨幅北京奥运旗帜在阳台,楼下的人们都知道这三楼挂旗帜的是她这个“老外”。晚餐时,她的孩子与她和 她丈夫互道“我爱你”后,孩子突然对做家政服务的中国阿姨说:“阿姨,我爱你!”阿姨听了很感动,我也感动了,才两岁不到的孩子啊。我们告别她家时,她指着她收藏的两本连环画小人书的出版时间说:“老师,你看,那本是我丈夫的出生年月,这本是我的出生年月。”
现在,我拿出相机给她、她的孩子和阿姨拍了几张照,想以此作个纪念。
拍过照,她打开电脑让我看她近期的成果。是她翻译的《苗族史》,我看了部分,感到很长,完全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抗战时期一位来华法国传教士写的,法文版,某机构请她用三个月的时间给翻译成中文。读她的译文,语感清朗,足见其文字不俗。
随后我们安排去美术馆看书画展。我告诉她,里面有我的书法作品。她知道后很兴奋,我们一块儿打着雨伞出小区,钻进一辆的士。
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她刚来我工作室时就这么讲。正因为喜欢中国文化,她才想学书法。于绘画,她喜欢凡高、毕加索、达利,也很喜欢中国寓居法国的画家朱德群和赵无极。 通过与她的接触,知道她更倾心于抽象艺术,她嘴里老挂着“有意思”这几个字。有意思不是指作品具体的、表面的内容,而是欣赏者从作品品味出来的东西。有一次,我把一件并不成功的书法(空白处也写满了字)扔在地下,她见了,捡起来看,连说“这个有意思”。我想她肯定从中发现了令她愉悦的抽象的美,她当然不是在意那些文字内容。
......的士很快在雨中停靠在美术馆前。美术馆也建在南明河畔,我们直奔馆内展厅。这是本省高级别的书画展览,艺术水准较高。观赏中,遇到画家翟启纲先生,一阵相互介绍,翟先生找了一本这个展览的作品集送给龙河丽。又遇到我曾经的学生小龙,我们一块儿在我的作品前拍了几张照。我的作品有幸得奖,她当我的面少不了要赞扬一番:“很好,有意思。”她尤其喜欢本省另一位国画家张同霖先生的作品《石歌图》。水墨画的奇石,诡异神奇,气势不凡。她不仅拍了照,我们要离开展馆前她还折回再看一眼。观看油画和版画的时候,我本以为她能从中找到她还喜欢的作品。可是没有,她说这些作品画得好,但打动不了她。
出了美术馆,见雨停了,沿着花园式的河畔行走,这时已是中午,我们到一家叫“0851”的餐馆吃中饭。本来我要“请客”,算是为她饯行,可她执意不肯,说这是在这个城市最后的一天,下次有机会回来一定会找我。好吧,我就顺着她的意思吧。
刚吃完,有电话找她,说搬家的人来了,她得赶快回家,回那个明天就不再属于她的位于河畔的家。我立马感觉不是滋味,分别实在来得太快了些。出餐馆,在大街,她与我拥别。
那一刻,我稍感不适,但转即坦然,朋友一别,天各一方,她要去另一个城市——深圳,那里与她母亲的家一样,临海,有蓝天,有白云,阳光更富足,冬天了也不会冷,我说:“你到那边,感冒马上就会好。”她笑了,转身离去了......
[ 本帖最后由 黔灵居士 于 2008-10-29 21:16 编辑 ] 喜欢中国文化尤其是书法的女人,就是中国的友人。祝福她。em13 em1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