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09

几篇随便写的文章

天 水 李 氏 源 流
王焕新
    在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家庭是社会的主要基层单位。每一个宗族的成员共同尊奉一个祖先,共同拥有一个姓氏。有些宗族世代为官,就成为望族。东汉以来,宗族观念特别强烈。没落的陶渊明,也为自己是名门望族之后而自豪。今天,宗族观念已经淡漠了,而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天水不仅是姬姓、姜姓和赵姓的发源地,而且是李姓的主要郡望。
    天水李氏,源出陕西槐里。秦始皇时大将李信,迁居成纪。李信有胆略,他率领的军队生擒燕太子丹,后与蒙恬率军灭楚,又与王贲进攻燕齐之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做出了贡献。
    李信后裔有李广。曾任边郡太守,匈奴人称“飞将军”。在天水有许多与李广有关的遗迹和故事。在秦州区西关有飞将巷,是李广的故乡。石马坪有李广墓,是李广的衣冠冢。有射虎寺,因为李广少年时期射石虎而箭入石中得名。李广生子三人:当户、椒、敢。当户早殁,遗腹生子李陵,李陵兵败后降匈奴。李敢爵关内侯,后被霍去病射杀。李广堂弟有李蔡,官丞相,后自杀,国除。此后至两晋,天水李氏在全国有影响的人很少。
    李陵后代有李贤,为官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去世后赠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泾、原、秦等十州诸军事,原州刺史。弟李远,官拜大将军。弟李穆,北周时为柱国大司空,进爵至申国公。后迁太保,任并州总管。入隋官拜太师。
    李广十六世孙李暠,建立西凉。卒谥武昭王。在位十九年,一时敦煌农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增加。李暠子李歆,继西凉位,后被沮渠蒙逊所灭。李歆弟李,曾任凉署晋昌太守。李子李宝,沉稳有度量,且英勇善战。曾任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沙州州牧、敦煌公,后入北魏为官,官拜镇北将军。李宝弟李冲,北魏著名改革家。孝文帝时任秘书令,参与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后特拜为廷尉卿,迁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封咸阳王。卒时年49岁。和李宝同辈的有李爵,为魏陇西行台。李爵子李宝(与其堂叔伯父同名),官北周陇东太守。李宝子李虎,开府仪同三司,封慎政县开国公,任上州刺史,为政清廉,有政绩。清水县白沙乡有李虎墓,清道光年间发现。李虎子李炳,袭封唐国公,隋文帝时为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李炳子就是开创一代盛世的唐高祖李渊,李渊为李广十九世孙,西凉武昭王李暠七世孙,唐国公李虎孙。此后龙子龙孙,繁衍不绝。
    李暠九世孙,有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十三代孙有著名古文家李皋羽。
    天水李氏在唐代以前就是望族。北魏时,政府为汉姓定谱籍,欲列四个望族为一等,天水李氏闻讯,派人策马兼程赶到洛阳,争取排进“四姓”,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让卢、崔、郑、王占了先机,落了个“驰李”的绰号。李渊称帝后,唐王朝重修谱籍,天水李氏便列为《氏族志》第一等第一名。李氏虽然源出槐里,但发达兴旺是在成纪,今天水一带。至于陇西,秦时为郡,指陇山以西,地域甚广阔,非今天陇西县。西汉太史令司马迁《史记》明确指出李信籍贯为成纪,非而陇西。因陇西为郡则地理范围大,不准确,特详细至成纪。汉成纪以今天秦州、清水、秦安为核心,实则就是天水市东部。


[ 本帖最后由 741002 于 2008-10-9 14:15 编辑 ]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16

天水石棺床与祆教的关系
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天水作为进入甘肃的第一站,有着重要意义。从丝绸之路带近中原的,不仅仅是西域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和魅力独具的西域艺术,宗教的传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包括起源于西亚的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又名祆教,俗称拜火教。公元前6世纪由波斯琐罗亚斯德创立。其经典为《阿维斯陀》,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宇宙上有光明和黑暗互相斗争着。祆教礼敬作为神兽的动物,如狗、骆驼、牛等,又重视人间生活,因此留下了许多与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遗产。
祆教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四大版本,原版是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印度版的巴斯教,中亚版的马兹达教和中国版的祆教。
祆教最晚在十六国时期已经传到新疆。公元五世纪末,大月氏与塞人在中亚地区建立的贵霜王朝被厌哒人灭亡后,各部族分别建立了许多小国。其中主要有:康、安、石、史、米、何、曹、火寻和武地九姓。他们自称其祖先来自昭武(今甘肃临泽),故称他们为“昭武九姓”。以“昭武九姓”为主的粟特人中既有商人,也有僧侣。有地利之便,往来于丝绸之路。粟特人信仰祆教,管理粟特宗教事务和西域胡商系商住民事务的机构就是萨宝府。十六国至唐开元间,中国的萨宝府逐渐成为一种“开府领民”的制度。萨宝府的最高领导称为“萨宝”,也做“萨保”或者“萨甫”。其下又有祆正、祆视、率府、府史等,自四品至七品不等。
粟特贵族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祆教又重视人间生活,因此,他们创造了大量工艺精湛而宗教气氛浓郁的艺术品。现藏于天水市博物馆的隋贴金彩绘屏风式石棺床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1982年6月,在天水石马坪上水工程施工时,发现古墓葬一座。经过清理,墓为竖井单室砖墓,墓室正中偏后置一屏风式石棺床。棺床上有残存木棺痕和人骨痕迹。墓室中还有坐部乐伎俑五件,分列石棺床左右两侧。床上有石枕一件,金钗一件,烛台一件,釉陶鸡首瓶一件,铜镜一件,墓志石一方,志文用朱砂写于界格之内,志文不清。
石棺床为砂页岩,较疏松。通高123厘米,宽115厘米,长218厘米。由大小不等的17块画像石和8块素面石条组成床座、床板和屏风。在屏风正面均以减地浮雕的形式雕刻反映墓主人晏饮、狩猎、出行、泛舟等场面和亭台楼阁、水榭花园等建筑。床座正面凹雕六组壶们,分上下两组。上层为手执各种乐器演奏的男性乐伎,下层内雕双手上举的有翼神兽。屏风共11块,画像部分饰以红彩贴金,床座蓝底红黄两彩贴金,整体内容丰富,雕刻精湛,装饰华丽,极富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天水出土的隋代贴金彩绘屏风式石棺床是第一件结构完整的石棺床,因此,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使早年流入美国、法国和德国多家博物馆的,在20世纪初叶出土于河南安阳附近的一组画像石和石条檐板拼合复原成为一座北齐时期的石棺床。
随着石棺床出土数量的增加和对其研究的深入,天水石棺床屏风上看似为日常生活的画像开始揭示粟特的祆教艺术。
其中有一块原来名为酿酒的屏风,其实是用粟特人以特大酒器——叵罗祭祀祆教神灵祈雨的场面。祆教有“得悉神”,中亚以酒祭祀。敦煌写本中有《安城祆咏》云:
      板筑安城日,神祠与此兴。
      一州祈雨祚,万类仰休征。
      苹藻来无乏,精灵若有凭。
      更有雩祭处,朝夕酒如绳。
“雩祭”指祭神祈雨。祭神以酒,则是已金叵罗盛酒祭“得悉神”。流出美酒的牛头也是祆教艺术中的重要形象。在山西介休祆神楼的建筑构件上就有牛头形象出现。
右侧第一块屏风则表现墓主人进入天堂的过程。屏风下部有塔,塔内一男子手执牛角杯饮酒。牛角杯既是做为礼仪用具的“来通”。祆教经文说:
“我们不喝葡萄酒,但饮豪摩酒,由豪摩圣树制备。”
豪摩为祆教圣草,从中榨取的汁液,在宗教节日和 祈祷时饮用。屏风上部则有桥即祆教中的“钦瓦特桥”,一端在哈拉山,另一端连接天庭。死者的灵魂要进入天堂,则必须由大神密特拉对灵魂主持审判,将人的善恶两端置于天平上,善之一方较重的灵魂被美貌女子引导,进入天堂。次屏风就是表现墓主人因为善的一方较重,被密特拉神引进到天堂。
中间的一块尺幅较大的屏风内容为墓主夫妇对饮图。对饮的场所既可能是天庭,也可能是自己府邸花园之中。如果是在自己府邸花园,表明墓主很可能为萨宝,至少是胡人幸臣。
其中一块为狩猎图。图上有一穿戴盔甲的勇士。《班达希申》中说:“天宇之灵颇似一穿戴盔甲的勇士”。因此这一内容又可以称为“天宇之灵图”。在粟特人看来,狩猎是好运的象征。
祆教和其它宗教一样,也有日、月崇拜。大神密特拉就是太阳神。天水出土的石棺床屏风中就有日、月形象分列左右。
在这件屏风式石棺床上,还有大量与祆教有关的形象。比如有翼神兽。《班达希申》中说:
“被造的森莫夫有三类,属犬者,属鸟者,属麝者;其原因在于,会飞而类鸟,非齿而类犬,栖于洞穴而类麝鼠。”有翼神兽就是祆教中的森莫夫。又如床沿的联珠忍冬纹。忍冬纹即莨苕纹,联珠纹则是萨珊波斯及粟特地区祆教艺术中的典型纹样。
附属文物中的乐伎俑手持的乐器是西域乐器,俑人形象也是胡人,与汉人无关。但是,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艺术,它不可避免地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表现着隋代时期天水这一地区的文化艺术水平,同时又是民族融合和艺术交流的见证。如其中的回廊和园林,歇山顶有斗拱的亭子等等,都不是粟特和祆教所有的。
相对康业墓而言,天水石棺床的主人汉化程度不高。康业墓下葬的年代为北周天和六年(公元571年),天水石棺床的年代是在隋(公元589~617年)。但是康业墓石棺床屏风画像石,以线刻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于其它的减地浮雕。康业墓人物造型也不是紧衣包身,而是宽衣博带,和顾恺之的绘画,“竹林七贤”画像石的人物形象极其相似。人物也许还是胡人,但是早就没有草原上的骠悍雄壮了。
到了唐代,随着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汉族人在以平和宽容的心态接受包括粟特文化在内的西域文化的同时,粟特人在各个方面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但是,祆教和同时期传入中国的摩尼教、景教不同,始终只是民族性质的宗教,也就是说只是在粟特内部信仰和传播。即使如此,唐代中期,祆教已经在湖湘一带流行。《柳毅传》中的洞庭君与太阳道士讲《火经》。陈寅恪先生作札记云:
火祆教。
《火经》即《阿维斯陀》,是祆教的经典。宋代时,文彦博在山西介休建祆神楼。元曲中也有祆教的资料。宋代以后,在汉族地区包括天水地区的祆教已经逐渐融化在汉族普遍的宗教信仰中,祆教的资料就只能从日常生活中仔细寻找了。

[ 本帖最后由 741002 于 2008-10-9 14:19 编辑 ]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17

天造地设
——天水地理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王焕新
    中华古代文明与其他古代文明不同。首先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从来没有被打断过,其次是文明起源所依赖河流的流向为基本平行于纬度,而不是垂直与纬度。前一个不同在地理上的因素是与中国大陆的整体地形相联系的,独特的地形地貌使中国一直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自我发展。后一个则是与黄河、长江的流向有直接的关系。在黄河和长江的主干上,分布着数量众多的细小支流,这些支流就是中华远古文明的起源地。天水,就是因为具有独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而成为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聚居地。先民遗留下许多文化遗迹,使天水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高低。世界上远古文明,基本都是在北纬30度左右发生的。纬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适宜远古文明的发生发展。其次是地理位置。比如说距离海洋的远近等等。天水属典型的北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天水位于北纬34~35度之间,是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
    天水西北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有陇山与陕西相隔,东南部是西秦岭山地,中部以黄河最大支流渭河贯穿全境,小河流如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西河等一级支流以及小沟小壑为主的二级支流,毛细血管一样稠密分布。在天水,还有属于长江水系的西汉水、永宁河等流出天水南境。这些大大小小的河流共同形成天水纵横排列的繁密水系。有些河流虽然现在径流量很少或者已经干涸了,但是在植被几乎没有被破坏,林草丰茂的的远古时代,却是先民生活生产最为理想的环境条件之一。
天水境内没有特别高大的山脉,而以低矮的山地丘陵为主。这些低平的山脉,但凡向阳面都是由质地松软的黄土堆积而成,背阴面以砂石质地为主。向阳面坡度平缓,在有支流注入渭河的地方,往往形成广阔平坦的冲积台地或者冲积带,成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的良田。在甘谷,有宽广的渭河和散渡河冲积带,在三阳川,有渭河和葫芦河形成的冲积带,在清水,有牛头河与其支流形成的冲积带,牛头河注入渭河的地方,也形成了比较宽广的冲积带。西河流经地域,与渭河冲积带连成一片,形成了现在的包括天水市所在地在内的广阔而肥沃的冲积带。在冲积带两侧,又大片分布着广阔的台地。以已经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来看,但凡是历史上形成的人群聚落,都是在这些冲积带上或者冲积带边的台地上分布。最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安大地湾遗址,所在的五营乡邵店村一带,就是典型的这种地形地貌。
    天水属典型的北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主要受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在河流垂直于纬度的地方,当气候转冷时,可以沿着河流寻找更加合适的生存地,在河流基本平行与纬度的地方,有着相同的天象,有着相同的气候,有着相同的动植物种群。在这里,先民不可能通过沿河迁徙来改变环境气候和获得食物。而离开河流又会失去水源。因此,先民需要定居下来,靠储存的食物度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天。在长期的定居生活中,先民从采集和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慢慢的过渡到定居的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从而,与西方古代以动物迁徙而迁徙的生活方式分别开来,在渭河流域生活的先民随着植物的生长周期变化而迁徙,先民逐渐注意到物候气象的周期性变化和人自身的生命节奏。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先民积累了丰富的气象知识。在伏羲时代,就已经有了年和月的概念,也有四季和八个节气的划分。先民认识到自然发展的规律,从而按照节气播种,按照节气收获,没有突然死亡的大悲伤,也没有突然获得食物的过度喜悦,因此没有强烈的情感变化,种子撒在土地里,自然会按时收获,没有偶然性,只有必然性。必须以平和的心境来等待植物的生长周期,以敏锐的细微感觉去觉察成熟的果实。西方人漠视自然,对自身的情绪变化很难控制,而中国人亲近自然,情绪的变化和缓而微妙。
    据研究,人类最初的意识活动与感觉模式直接相关,对于原始人类而言,其基本的感觉模式又与原始人群的生存方式紧密相连。在天水这块天造地设的热土上,远古的先民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逐渐脱离了蒙昧,走向了文明。在伏羲和炎黄的东迁中,发源于天水的生存方式得到了加强和稳定,先民最初的意识形态也逐渐显现,最终形成了辉煌灿烂而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18

乡贤门克新
   王焕新

(一)
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7年)九月初四日,秦州来了一位来自南京皇宫的司礼监典簿——杨马儿。他是奉了洪武皇帝之命,手捧御制祭文,代皇帝向一月前去世的前礼部尚书,秦州门克新致祭而来。
(二)
据《大明一统志》和《明史》记载,门克新,秦州人。博学多才艺,洪武中以儒士的身份任秦州训导,生徒多有成效。洪武二十六年,秩满入朝,太祖皇帝向他询问政治得失民间疾苦,门克新直言无隐,如实汇报了自己所见到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太祖皇帝大为赞赏,随即任命他为负责太子教育的詹事府赞善。三年后的洪武二十九年,又升任礼部尚书。可惜时运不济,当年八月即因病逝于任内。
门克新名列《大明一统志》甘肃卷本朝第一,深得太祖皇帝的信任。但是,这样一位功绩卓著而又声名显赫的一代名臣,在次后的历史中却几乎被后代人遗忘了。

(三)
二00四年春天,天水市政府开始维修文庙,在清理文庙碑碣刻石的过程中,门克新的后代发现了这块《门尚书祠堂记》。当他看到这篇由明代大文学家,内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湖南茶陵人李东阳所撰的碑文时,一股宣传门克新的强烈愿望和历史责任感,使他忙碌了起来。经过多方查找资料,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逐渐清晰了起来。
(四)
时隔门克新去世七十四年之后的明宪宗成化五年,即公元1470年,单人秦纮在文庙东侧建名宦祠,西建门尚书祠堂,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乡贤祠。次后,以设计秦州城市布局,喜好修造而颇有声名的直隶新河人傅鼐出任秦州知州,在秦纮创建的基础上更加修饬,与文庙连成一体,红墙青瓦,古树朱门,在当时可算是胜景一处了。
(五)
门克新生前曾任礼部尚书,以常例推论,其位应在名宦祠。为什么却在乡贤祠享受香火呢?
门克新于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进京朝觐明太祖,不久即出任辅佐太子的詹事府左赞善,深得明太祖宠幸。很快,洪武二十九年,在他七十岁时又升任位列六部之首的礼部尚书。不幸的是,门克新于当年正月任职,八月即因病逝于任上。
明太祖在门克新患病后,曾命太医院派人前去探望,并赐药物给门克新治病,在门克新去世后,明太祖又命令相关部门护送灵柩归葬秦州。并特派司礼监典簿——杨马儿代皇帝致祭。
朱元璋怀者复杂而惋惜的心情这样评价道:
丈夫有志于壮年,不得其位,不得其禄,时也,运也。乃至高年,而乃贵位六卿,居礼曹之首。以年较之,非时也,尚有运存焉。数千里之外,携家前来,志在荣妻子显,名于天下,食禄终身。未几疾,日侵而复瘳,遽然长往,呜呼,命也。然生死之道,世人之常,虽时运之不济,而寿贵已临身,丈夫之志,不可以憾矣。
(六)
洪武二十六年,门克新六十七岁。在此之前,对于他所做的工作,各类史书都简单的记了一句:“以儒士为州学训导,生徒多有成效。”站在地方的角度,我们知道这简单一句背后的巨大贡献。与出任京官相比,我门更应该感谢他出任京官之前的在秦州训导这一时期的工作。
元朝在甘肃的统治结束后,百废待兴,门克新以州学训导的身份,凭自己渊博的学识才艺和正直的人品风格,教育乡人,扶掖后进,影响了一大批秦州及周边地区的知识分子,对秦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同于常人的贡献。
这大概就是门克新祠堂后来成为乡贤祠的原因吧。
(七)
门克新的文章也是很受太祖皇帝欣赏的。和门克新在洪武二十六年共同朝觐皇帝的浙江绍兴府王俊华,也因善文辞而受到太祖皇帝的重视。明太祖在给他们二人授予詹事府赞善之职时,给吏部所下的告谕中说:“右俊华,左克新,重直言也。”可见明太祖对门克新道德文章的重视。
(八)
就在门克新朝觐明太祖时,皇帝参加朝觐的官员询问经史文章后,也向他们咨询政治得失。门克新直言提出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毫不隐瞒。而当时大多数的文人对于皇帝的询问,一无所知,于是诡辩道:他们的职责在教育学生,至于政治得失和百姓疾苦,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他们不知道。明太祖很生气,引用前贤事迹大加训斥。把这些不问民间疾苦,只知死读书的腐儒发配边疆的同时,张榜告知天下学校,以这些不关心国事的腐儒为戒。
(九)
门克新多才多艺,于诗、文、书、画,无不造诣颇深。但是 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这篇奉太祖皇帝之命而撰的《千里江山图记》。而门克新的文章风格也与此可略见一斑了。
在短短三百三十字的短文中,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发挥议论,汪洋恣肆,大气磅礴。遣词造句,布局章法,以一贯直,水到渠成。整体结构严整,虽然志在说教,而出于自然浑成,无雕琢之迹。非大家不能为之。
(十)
李东阳为有明一代文宗,明天顺八年(1465年)十八岁时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衔。当秦州籍刑部主事张君锐、国子生马瑞邀请李东阳为故礼部尚书门克新撰写碑文时,任官太常少卿的李东阳对门克新仅略知大概。张君锐介绍了门克新的情况后,正直壮年,血气方刚的李东阳对门克新产生浓厚敬意的确同时,也对朝廷中的庸俗官僚和秦州后学提出批评。朝廷中的部分官员认为,门克新之所以能够出任礼部尚书,纯属侥幸。李东阳认为:
惟高皇帝之神圣睿哲,揽天下豪杰才智之士,甄择而用之,虽寸长片善,不得以遗于世。而其进退黜陟,尤非庸人所能测识着。门公则起儒学,登台辅,得千载一时之遇,非其才器足任于用,恶可以侥致哉?
李东阳对秦州后学“不能考见故老之德”而光大之 ,也很不满意,说他们缺少见识。与外地来秦州任职的秦纮、傅鼐创建、修缮门尚书祠堂相比,则秦公、傅公的功绩,对于秦州人来说,实在是功莫大焉。
(十一)
门克新尚书的祠堂,也即乡贤祠的命运,和文庙的命运一样,历览沧桑,虽经多次维修,而风物犹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政策的时代局限性和决策的失误,文庙的大部分和乡贤祠被拆除。一代乡贤门克新的事迹也就难为人知了。李东阳在《门尚书祠堂记》中对当时秦州后学的批评,不幸在今天又出现了。
(十二)
《门尚书祠堂记》碑的发现,使我们再次接触到了一段早已被遗忘的历史。门克新尚书的祠堂不见了,他的道德文章和高风亮节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二00四年四月于伏羲庙,八月定稿。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22

从生殖祖神到天帝
——试论伏羲神话的层次和演变
王焕新
历史虽然是后代人对前代事实的尽量忠实记录,但是有些事实太久远了,后代的记录就会含有许多猜测的成分。或者记载历史的人出于某种原因,不能把历史的真相记载下来,而是用改写的办法使历史记载出现不真实的成分。历史中的人物也会出现扭曲和变形。于是,还原这些历史的真实就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以及社会学的、人类学的专家的最有诱惑力的问题。伏羲是否真正存在于历史之中?如果存在,到底是人是神?什么时代?有什么伟大贡献?等等疑问的解决也就是中国上古历史研究的一个头疼而有诱惑力的问题。我在《伏羲生殖神话考》一文中指出伏羲的最原始形象是生殖祖神,但是,在后代文献中的伏羲形象仍然模糊难辩。仔细研究古代文献,就会发现,伏羲神话其实有四个文化层次。生殖祖神之外,还有文化英雄层次、人王层次和天帝层次。黄帝的文化层次只有三层,缺少了生殖祖神层次。
本文将在拙文《伏羲生殖神话考》的基础上,按照四个文化层次来归纳与伏羲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且通过在地域上和时代上排比各个伏羲资料的发展演变,从而还原伏羲最大程度上的真实形象,并请教与大方之家。

关于生殖祖神的伏羲,兰州大学武文先生的《伏羲——原始生殖祖神》中从各个方面提供了大量材料,并进行了有力的考证。我在《伏羲生殖祖神考》一文中,对我所掌握的材料做了整理,也是得出伏羲的原始形象为生殖祖神的事实。在此需要探讨的是,伏羲的形象究竟出现在什么时候?我的观点是伏羲的形象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在母系氏族社会,由于在母系氏族社会,采摘野果仍然是获取食物的主要方法,而采集野果是妇女的劳动内容,男子在生活资料的取得中不占主要地位。正常的可能性是妇女在外获取食物,男子在家照看孩子。在这个意义上,伏羲和包羲名号中的生殖的含义才得到体现。在南极的帝企鹅就是如此。母企鹅在外取得食物,而公企鹅孵卵直到小企鹅破壳而出。在现在的云南、四川等地,仍然是妇女在外劳动,而男子在家。也许,包羲是那个时期所有成年男子的称呼。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获得食物方面越来越重要,男子逐渐取得社会生活的主导权。于是,男子的形象逐渐高大起来,而提升为神的形象,就是伏羲。
但是原始形象并不是最终形象,它和我们现在了解到的伏羲形象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就在于伏羲四个形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叠压和融合。

中国上古时代的圣人大多有作为文化英雄的一个方面。他们智慧超群,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方面有许多的改进和发明,提高了生产水平,改善了当时远古人类的生活。历史的来看,所谓这些文化英雄众多而杰出的发明创造,其实是一个时代生存在当地的所有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伏羲也是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有卓越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文化英雄。文化英雄的伏羲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下传》中。《周易•系辞下传》最晚成书于春秋时期,有些思想可能还要早些。春秋战国时期在儒家和法家心目中的伏羲就是文化英雄的形象。作为文化英雄,最主要的贡献就是画八卦。抄录如下: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同样在《周易系辞下传》中还记载有:
“以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予,盖取诸《离》。”
春秋时代的《尚书•序》中记载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礼记•月令疏》:“伏羲制俪皮嫁娶之礼。”
从古典文献来看,伏羲作为文化英雄主要出现在先秦时代。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形成时期,历史学家对上古时期的传说进行整理,使原来杂乱无章的上古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结合起来。但是,也将一个时代的文化归结到具体的一个人的身上,这是时代限制所造成,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人王的伏羲,就是指已经被后代儒家学者纳入正规历史的伏羲形象。在这里,伏羲被具体到一个有个体人格的实实在在的人间帝王。我们现在有一个历史歌诀,开头就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其实就是把伏羲已经视为和唐宋元明清一样的历史朝代了。
做为人王的伏羲,最早出现在《管子》。
其一:
桓公问于管子曰:“轻重安施?”管子对曰“自理国伏戏以来,未有不以轻重而能成王者也。”公曰:“何谓?”管子对曰:“伏戏作,造六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其二: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文者七十二家,……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伏羲氏封泰山,禅云云……”从第一则可以看出,做为人王的伏羲和做为文化英雄的伏羲在某些方面是一体的,而封禅自来就是帝王所为。可见,至晚在春秋时期,伏羲在较少神话因素的著作中,是以人王的形象出现的。同时,出现了关于伏羲的继承者。一种说法是女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说法占有主导地位到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都没有改变。一种说法是神农氏炎帝。这种说法忽略了女娲在世系传承体系中的存在,比较晚出。东汉班固编撰《白虎通义》,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反映出至少在东汉时伏羲的继承者是神农氏炎帝。这种说法后来在正统的历史学家的著作中得到肯定,最终形成现在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上古历史。
东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开始对散见于古代典籍的有关伏羲的资料进行整理,将伏羲正式列入古代人王系统之中。于是,伏羲从当时众多部落中的一只成为中国上古历史帝王系统中重要的始祖。但是,在人王系统中的伏羲,最初的含义是一个朝代,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帝王。后来,在上古历史的不断修正中,伏羲被落实到具体的一个帝王。在汉代的各种纬书中,伏羲具有作为帝王的独特相貌,而且言之凿凿,如同亲见。在后来的《精编廿六史•五帝》中,作者为伏羲设计了文武大臣,伏羲有了具体的在位年数和寿数,使伏羲时代完全脱离历史真相而成为一段伪造的历史。

做为天帝的伏羲出现在文献中的时间同样早。在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青帝是五帝之首。五帝有两种排列顺序,一种是按照司马迁《史记》,把黄帝列为五帝之首,然后为帝喾、颛顼、尧和舜。这当中自然没有伏羲。一种是把五位人王升格为神,分别对应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五个方位又有五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比较标准的提法是:东方,颜色青,帝青帝太昊伏羲;南方,颜色赤,帝炎帝神农;西方,颜色白,帝白帝少昊金天;北方,颜色黑,帝黑帝颛顼;中央,颜色黄,帝轩辕黄帝。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孟春纪》中有记载:“其帝太昊,其神勾芒。”西汉初年,于原秦都雍城设立五畤,其中密畤祭祀青帝。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在甘泉宫设立太畤,祭太一,并在太一坛设五帝之位,其东方祭祀青帝太昊伏羲。汉平帝时,正式确立在长安南北郊祭祀天帝和五帝的制度。王莽以五行学说确定对神的祭祀,认为太昊是春季的帝,勾芒是春季的神,在长安东郊设“东方帝太昊青灵勾芒畤”。东汉沿用此制度。明帝时于立春之日在东郊祠庙祭祀伏羲。晋朝在京师洛阳南郊设五帝祠,祭祀伏羲和其他四位天帝。南朝和北朝也都设立五帝祠,隋朝于京师长安明堂设立五帝之位,祭祀五帝。唐代开元年间,在长安立三皇庙,祭祀的神位虽然也有伏羲,但不是作为五方天帝之一而是作为三皇之一来对待。标志着伏羲在官方的意识形态中已经脱离天帝的形象,而是更加向人间帝王的形象发展了。
从伏羲形象入手,我们也可以发现伏羲神话的层次。汉代以来画像石和画像砖中人首蛇身,和女娲下肢绞合在一起的,是生殖祖神的形象。甘谷华盖寺和淮阳太昊陵的伏羲像虽然差距很大,但甘谷华盖寺伏羲的头生双角和淮阳太昊陵伏羲的帝王服饰,一样说明伏羲是人间帝王。甘谷华盖寺的伏羲形象还没有脱离汉代以来各种纬书的影响,而淮阳太昊陵的伏羲像还能凭借服饰来显示伏羲的人王地位。天水伏羲庙的伏羲形象可以说是文化英雄的伏羲。因为他没有头生双角,也没有帝王的冕毓华服,而是身披树叶,双手托定太极八卦盘。八卦不就是伏羲最伟大的发明吗?但是,做为天帝的伏羲形象我还没有找到。有可能是伏羲做为五方天帝之一的东方青帝的时间很短,而距离我们现在的时代很远。伏羲做为天帝的观念形成后,一直在上层意识形态领域发生影响,而没有产生更多的相关遗迹。其次是唐代开元以后,伏羲做为人文始祖的形象出现,而不是天帝的形象出现,伏羲就被纳入到正史中去,从而失去了拥有天帝形象的资格。
疑古学派认为,中国上古历史基本上就是神话的历史化,周代以前没有历史。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商代和商代以前,中国文明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那么,在先秦时期出现的那么丰富的伏羲形象和事迹,是不是都是凭空捏造的呢?我承认神话的历史化,但是,在神话的历史化之前,应该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阶段:历史的神话化。研究上古历史的神话化,也许是揭开伏羲众多形象和疑团的好办法。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23

前几年写的文章。自我感觉最后一篇比较有学术价值。听听大家的意见em2 em2 em2 em2

741002 发表于 2008-10-9 14:27

天水市民俗博物馆书画展览序
天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既有东方雕塑艺术馆麦积山,也有为数众多的古文化遗址;既是秦人先祖的发祥地,又是三国时期魏蜀交锋的古战场。这里不仅走出了人文始祖伏羲,也孕育了三百多万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这里民风淳朴,这里文化积淀深厚。老城里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历史的辉煌,一位老人,一杯清茶,就有说不尽的人物风流。
作为历史与艺术的载体,书画艺术在天水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骄人的成就。伏羲创画八卦,被认为是文字的起源,大地湾地画是中国现知最早的绘画作品。第一篇书法论文赵壹的《非草书》就诞生在天水。此后代有名哲,薪火相传,遂成大观。在这里展出的是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书画碑帖的一部分。而历史上浩如烟海的艺术品能流传到现在的只是九牛一毛,能在博物馆展出欣赏的只是流传到现在的很少的一部分。
是为序。

张兆伟 发表于 2008-10-9 16:35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曾惊花落 发表于 2008-10-13 10:41

学术考据太严肃了,我更喜欢楼人主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em13 em13 em13

741002 发表于 2008-10-14 16:34

回复 #9 曾惊花落 的帖子

就是太严肃了。我也不喜欢,可是没有办法。em13 em13 em13 em13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几篇随便写的文章